社会时钟之下
如何把握自己的节奏?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不需要你来考虑。”
“大一在学校就是要多交朋友,进学生会,参加社团活动呀。”
“大二专业课多了,好好听课,打好基础。”
“大三暑假了,假期怎么安排?实习找好了吗?”
“考研准备的怎么样了啊?选好想去的学校和专业课了吗?工作找好了吗?”
总是有人在告诉我们——什么年纪就应该做什么事情,好像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张时间表,到了特定的时间就必须去做特定的事情,不能早也不能晚。一旦哪一步没有合上这张时间表,焦虑感就会随之而来。这与“社会时钟”密切相关。
社会时钟(Social clock),在社会心理学中定义为“个体生命中主要里程碑的心理时钟”。它指的是社会对个体在不同阶段应完成特定人生目标的预期和规范。这种预期和规范通常以年龄为标尺,要求个体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内完成特定的任务或达到特定的成就。
社会时钟概念最初由心理学家伯尼斯·诺嘉顿(Bernice Neugarte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她的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于生活目标和意义的理解和追求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受到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后来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 Erikson)进一步将其定义为对生活事件的年龄分级预期。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一样的社会时钟,比如综艺《非正式会谈》里提到的国外的社会时钟,是与中国社会截然不同的人生轨道。
最近,有网友把短视频平台上讲述各个年龄段都很关键的视频做成了一个合集,“一年级真的至关重要”“大四是最关键的一年”“人生有一个重要的节点是 50 岁”......
“社会时钟”给人的一生打上了无数的关键帧。我们似乎从小就被父母老师教育要不落人后,跟上节奏。这几年,大家还特别爱把“上岸”这个词挂在嘴边,从中考高考到考研考公,一切皆可上岸,好像这辈子都泡在水里。
社会时钟的概念中有这样一段话:成年人常不顺从社会时钟的要求而面临与文化规范的冲突。
我们每进入一个阶段就被告知做一些事情,或者是还不够取得某一特权所要求的年龄,有时可能又被告知已错过了相应的年龄,困惑和冲突就在所难免。
面对社会时钟,即使自己内心有个小小的声音在说:“不,我不想”,身边的同龄人却大多遵循,自己格格不入,焦虑感便油然而生。
我们之所以会觉得自己身处的时代是矛盾的,正是因为我们个人的成长节奏与社会时钟相互冲突。社会时钟不允许我快,它慢;不允许我慢,它快。一定要稳稳地卡在这个节点,才正常,才规律。殊不知无论哪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时钟呢?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自己,包括个人的价值观、兴趣、优势和目标,思考个人想要在生活中实现的事情,以及希望的生活方式。每个人想要的生活都是不同的,以此为基础决定的生活步调和时间线也是不同的。尊重和接受自己的节奏是重要一步。
学会拒绝那些与已定目标和价值观不符的事情。不在无用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和精力,集中于个人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当然个人的目标是很难立刻就确定下来,并且保持固定不变的。因此可以尝试不同的活动、生活方式和时间安排,根据经验不断调整和改进,从而找到最适合个人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理解。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内心的坚定和秩序,让我们更好地面对社会的挑战和压力。
人生本就是旷野,而非单行轨道。愿每个人都能遵循自己的人生节奏,做不后悔的选择,不让社会时钟决定了我们的人生。
参考资料:
心理正能量公众号,《朋辈心理科普 || 社会时钟》
网易数读公众号,《中国年轻人,不敢gap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