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疗愈之名,赴一场心灵之约。4月27日,由重庆大学心理中心主办、生物学院团委学生会承办的第二期“植等你来·心映自然”主题游园活动在虎溪校区成功开展。活动以“识、嗅、触、尝、听”五感沉浸式体验为核心,将自然教育、美育融入心理育人活动,引导同学们立足当下、重视自我情绪情感,在精进学业的同时,用爱体验、用心生活。

本次活动积极创新,采用“五感唤醒+校园漫行”模式,在虎溪校区图书馆蓝花楹树下、兰园幸福加油站等位置设置五大主题打卡点,分别完成识物、嗅物、触物、尝物和听物任务,在校园漫步中与自然深度对话,用心映现自然。
“识物”打卡,开启形之探索。该打卡点位于一食堂南广场,要求参与者在五分钟内完成两幅植物拼图,考验同学们的专注力与对植物的辨识能力。拼接每一片拼图都是一次对自然形态的重新认识。



“嗅物”打卡,探寻闻之芬芳。在综合楼喷泉处,精油香气弥漫。同学们需要嗅闻香味后快速辨别植物成分。精油疗愈是一种新颖而常见心理素质活动,植物香氛能有效帮助人们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唤醒记忆、促进深度睡眠。
“尝物”打卡,畅享味之体验。植物园马寅初像前,同学们品尝植物调制饮品,从薄荷柠檬水的清爽到桂花蜂蜜茶的甘甜,味蕾的惊喜让参与者重新审视日常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触物”打卡,带来触之灵动。图书馆蓝花楹树下,“触感迷宫墙”前,同学们蒙眼触、摸不同形状、大小、质感的树叶,猜测植物品种。在屏蔽视觉情况下,通过抚触建立物我连接,感受生命的坚韧与智慧。
“听物”打卡,唤起声之韵律。此打卡点位于兰园四栋幸福加油站,要求同学们通过聆听植物果实碰撞的声音来完成挑战任务。同学们闭目聆听,分辨自然之声的细微差别,在静谧中体会声音与心灵的共鸣。
本次活动将认知行为疗法、正念训练等心理辅导技术融入活动设计,让参与者在五感互动中体验自我觉察。五个打卡点全长2.5公里,校园漫行是一次探索自然的尝试,具象化的体验引导同学们深刻体会心理健康并非抽象概念,而是融合在实实在在的点滴生活和每时每刻之中。当天共有两百余名同学参与活动体验,在忙碌的学习之余放松心情、活在当下、体验宁静与纯粹。一位同学在留言板上写道:“触摸植物的瞬间,仿佛听到了自然的呼吸,压力也随之消散。”

